科研平台-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

 科研平台-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

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pg电子赏金女王模拟器试玩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

   

unep中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简称“亚太中心”)是根据《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简称“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于1997年成立运行,是全球14个巴塞尔公约区域和协调中心之一。2011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授权,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代表中国政府与巴塞尔公约秘书处katharina kummer peiry执行秘书代表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签订了《关于建立巴塞尔公约亚洲太平洋地区培训和技术转让区域中心的框架协议》。框架协议对中心独立运行、享受免税待遇和特权豁免条款进行了规定。

亚太中心兼具促进巴塞尔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区域履约的职责,协助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实现两公约的各项目标,核心职能包括培训、技术转让、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宣传活动,由环境保护部和清华大学共同管理。在巴塞尔、鹿特丹和斯德哥尔摩公约联合缔约方大会组织的两次全球14个巴塞尔公约区域中心和16个斯德哥尔摩公约区域中心的评估中,亚太中心两次获得第一名(双满分),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我国履行巴塞尔公约的重要技术支撑及履约支持机构,2002年以来,亚太中心支持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历次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谈判和联合国环境大会固体废物和化学品议题磋商,承担开展全国危险废物战略研究、指导和实施全国危险废物管理培训、组建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等职能工作。此外,亚太中心积极为清华大学全球环境国际班搭建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平台,30余名学生先后参加了联合国环境大会、废物和化学品三公约缔约方大会等国际大会。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

   

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是根据《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09年5月批准成立,是全球16个斯德哥尔摩公约区域中心之一。依据《斯德哥尔摩公约》第12条第4款规定,区域或次区域中心应提供能力建设和促进技术转让,以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和经济转型缔约方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义务。亚太中心具有促进斯德哥尔摩公约区域履约的职责,协助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实现公约的各项目标,核心职能包括培训、技术转让、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宣传活动。中心目前拥有三十余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的全职人员和数十名教授专家的兼职技术团队组成的人员队伍,在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亚太中心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在2013-2014、2015-2018连续两次全球斯德哥尔摩公约区域中心的评估中,亚太中心均获得满分100分的优异成绩。

目前,亚太中心已逐渐形成化学品和废物管理政策和技术研究、能力建设、信息交换等优势领域,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承担来自联合国环境署、挪威外交部、生态环境部、欧盟委员会等国内外项目百余项。研究包括滴滴涕、十溴二苯醚、全氟辛烷磺酸、多氯联苯、六溴环十二烷、二噁英等近20种新老pops物质的污染控制技术、无害化管理政策等研究工作,为包括中国、柬埔寨、斯里兰卡、蒙古、老挝、朝鲜等在内的10余个亚太区域国家的pops公约履约和化学品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政府批建科研机构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我国环境领域最早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清华大学牵头,依托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四个单位,于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1年开始建设,1995年通过验收,向国内外开放。在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历届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在2015年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实验室一直瞄准环境领域前沿科技、面向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环境监测与系统模拟、污染物迁移转化及环境效应、水质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生态过程与管理等方向开展持续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原理突破-技术创新-集成应用-决策支撑”全创新链,为我国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技术、政策以及人才支撑。

二十多年来,实验室承担了数千项国家环境领域的重要科研任务,充分发挥联合实验室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在大气二次污染形成机制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城市/区域水系统与健康循环、高关注化学品风险识别与管控、城市/区域代谢机理与生态安全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重大理论及技术突破,学术产出整体水平跻身国际一流,部分领域国际领先,引领贡献不断增强;近10年,以第一单位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在国家科技发展、民生改善、国际履约和国家安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有力地推动了四个分室环境学科的发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2个a 、2个a的优异成绩。构建了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成效显著,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环保领域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人才队伍持续优化,拥有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团队,包括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在国家重大环境保护咨询、科技及治理规划中发挥重要智库作用,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我国环境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级人才和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名“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6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教育部组织实施,清华大学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单位及各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建设地点在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验收后更名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该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高、总量大、治理技术薄弱等问题,围绕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烟气多污染物治理技术水平的迫切需求,建设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烟气细颗粒物高效捕集、二氧化硫减排与资源化、氮氧化物减排与资源化、重金属吸附及催化转化、烟气多污染物脱除优化设计等技术、材料、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

该研究中心的目标是通过3年建设,突破烟气超细粒子捕集及高效净化、二氧化硫超净排放及资源化、中低温宽窗口烟气脱硝、重金属高效吸附、烟气多污染物协同/联合控制等方面10项主要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燃煤电站主要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烟气排放优于特别排放限值,完成重点行业烟气污染治理示范工程不少于25项。并编写标准规范不少于10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0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5项。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和发展,该研究中心建成了烟气细颗粒物高效捕集、先进脱硝及废旧催化剂资源化、劣质煤超低排放与硫资源化、重金属联合控制、烟气多污染物炭基材料净化、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工程化研究创新平台六个研究创新平台和一个烟气多污染物脱除技术集成优化平台及一个烟气分析检测平台。共研发关键技术和装备15项,完成电力、钢铁、焦化、建材、化工等行业示范工程29项,编写标准规范15项,软件专著19项,申请发明专利40项,为推动我国烟气多污染物控制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新能源与环境国际研发中心

   

新能源与环境国际研发中心(国合基地)是环境学院2007年12月申请并经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13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之一。基地面向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环境学科的国际前沿,坚持“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的理念,遵循“创新、务实、开放式、国际化”的模式,组织开展与国家和全球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创新研究,为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环境污染控制和新能源技术与管理经验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地设主任1人,由环境学院院长兼任,主管科研副院长负责基地日常协调工作,并设秘书1人。

学科积淀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求真务实、兼容并蓄、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拥有以钱易、郝吉明、曲久辉、贺克斌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编教师97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44人,副高级职称41人。博士生导师72人。72%教师具有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10个月以上科研经历。

“顶天立地”并重,服务国家战略。基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突破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为实施“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履行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开展新冠疫情环境应急攻关等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服务。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环境效应、水质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生态过程与管理、环境监测与模拟等。

中心构建本研全英文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国际胜任力培养。基地与耶鲁大学、巴黎高科等欧美顶尖大学开展对等合作,共建7个双硕士联合学位项目。每年向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300余学生参加竞赛、国际会议、短期课程、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海外实习等各项交流任务,持续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于2007年6月申建,2010年通过环保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审议并正式批准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牵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金城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e20环境平台)、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四家参加单位共同组成。

为借鉴发达国家开展环境技术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技术措施,环保部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环境保护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提供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的技术支持,为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开展清洁生产、污染控制和再生利用等环境技术评估和筛选,通过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推动环境技术交流与合作;建设成为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研究、技术评估与示范、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中心自2010年开始负责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bat审查与管理,共管理污染防治技术政策46项及水专项多个bat文件,为促进国家产业转型,支撑国家宏观环境管理,推动污染防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心主持了秸秆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餐饮业、氨氮等多项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工作,参与了城市污水处理、种植业等多项技术政策的编制工作及畜禽等bat的编制工作。中心根据国家环境管理的要求,提出环境技术指导文件体系表的调整计划,参与多个重大污染行业的技术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并参与完成环境新技术的验证工作。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承担的“国家环境技术评估(bat)及推广体系研究与流域示范课题(编号2013zx07504-004),在研究过程中,向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提交了bat指南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议方案、工程技术规范纳入“三同时”各环节建议方案、bat指南纳入总量控制制度建议方案等成果,向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提交了《bat指南等技术指导文件纳入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制度》建议,并根据研究成果编制了支撑排污许可证的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十三五”顶层设计文件,提出的十三五阶段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的建议内容纳入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简称smarc)于2011年3月经国家环保部批准建设,依托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13年11月通过验收,是我国环境领域以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为目标,面向国家环境管理服务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胡洪营教授。

实验室面向国家环境管理重大需求,以环境微生物高效利用与安全控制为目标,通过实质性学科交叉、融合,汇集全国环境微生物学科领域优秀人才和资源,积极开展与环境微生物安全利用与控制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以及咨询、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国家和区域环境管理、决策和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提供科学理论与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的技术支持。在开展前沿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同时,建立环境污染控制生物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和微生物安全控制的基地和服务平台,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声望的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本着“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合作研究氛围,建立了一支以清华大学环境微生物领域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核心的科研队伍,活跃在国际国内相关学术前沿领域。目前,实验室有固定科研人员41人,包括教授(含研究员)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

实验室以环境微生物的利用与控制为核心,主要开展污染物生物毒性与生物降解机制、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生物治理技术、有害环境微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从2011年至今,围绕研究方向和目标,每年实验室研究队伍承担国家和环保部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近年来,实验室在“再生水生物风险产生机制与安全保障技术”以及微藻产油、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堆肥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等一系列“污染治理与资源能源生产耦合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发表了高影响因子sci、 ei、核心论文千余篇,申请专利和授权专利各百余项,并编写了标准、规范、建议,为国家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已成为环境微生物领域重要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平台。

 


北京市集中生物燃气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集中生物燃气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清华大学建设,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共建,2011年4月被北京市科委正式认定,并于2014年和2017年经历了两次绩效考评,评定等级均为良好。

中心以生物质废物为对象,以清洁燃气化为目标,致力于生物质燃气相关的研究开发、设计、试验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中心立足于国家生物质燃气领域的技术发展需求,坚持“着力统筹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前沿技术、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发展思路,借助依托单位的基础研发与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中心的成果转化能力,为行业或企业群体提供技术研发、工程转化等服务,推动生物质燃气的产业化发展。

中心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研发了强化水热预处理技术、高级厌氧消化技术、间壁加热式绝氧热解燃气化技术、化学链制氢技术以及吸收-吸附多级组合式沼气提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展了装备和系统集成研发,形成了系列化、标准化、成套化的装备产品,并结合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经验,形成了针对不同废物来源和用户需求的生物质废物清洁燃气化技术路线,为我国生物质废物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了完整的技术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的解决方案。

中心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毕业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近30项,国外专利2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2项,参与修订地方标准4项,参与编写团体标准15项;培养优秀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后10余人;设立开放基金,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近21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的青年科研人员,支持经费近80万元;形成产业技术路线图、经济政策草案和生物质燃气领域低碳减排研究报告各1项,认证/核证方法学草案2项。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于2013年2月通过环保部批复建设,依托单位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17年3月通过验收;2020年9月通过生态环境部评估取得“优秀”。

实验室以国家环境保护需求为目标,主要开展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领域的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聚焦三个研究方向:(1)大气复合污染排放表征研究。研究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研发多污染物多功能测试/采样系统和关键技术,研发污染源排放因子模型和区域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2)大气复合污染多维溯源研究。建立大气复合污染来源识别的前向和后向技术体系,进而研究二次无机/有机颗粒物和臭氧的形成机制,揭示大气中多种化学物质的耦合作用机理,解析大气臭氧和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主控因素和形成机制。(3)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技术与战略研究。研发区域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决策分析方法与技术,研发与评估关键区域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工艺设备,研究区域重点污染源控制技术途径的选择与技术集成,研究与评估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战略规划与对策。

实验室近年来承担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0余项,开展了大气复合污染来源、区域输送和转化、综合防治策略、先进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发表sci论文近200篇,申请专利/软著30项,出版专著5部,在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兴有机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新兴有机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2014年6月经北京市科委批准建立的部属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实验室主任由环境学院余刚教授担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秉承“科技支撑决策、科技引领实践、科技服务社会”的理念,围绕新兴有机污染物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瞄准国际环境学科学术前沿并结合国家环境污染控制未来需求,将发现问题(风险评价)和解决问题(控制技术)有机结合,重点开展新兴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新兴有机污染物排放源风险削减技术、新兴有机污染物废物的安全处置技术三个方向的研究,力争产出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建立良好的研发成果转化机制,为解决北京市、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兴有机污染物环境问题做出重要科技贡献,成为新兴有机污染物方向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自建立以来,实验室承担了多项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新兴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课题,项目经费近37,000万元;设立开放课题30余项,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省部级奖励22项、行业协会奖励4项,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国内外授权专利百余项。在2017年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三年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秀。

 


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

   

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依据《关于加强北京实验室建设的意见》、《北京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北京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于2020年10月批复建立的。实验室针对北京市和京津冀地区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安全、低碳发展等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旨在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环境前沿技术研究基地,提高我国环境前沿技术水平和北京市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为解决北京市、京津冀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重大科技贡献。

实验室瞄准新兴污染物风险防控、再生水利用、机动车排放控制、绿色低碳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展:(1)新兴有机污染物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2)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3)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大数据智慧监管技术;(4)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机制与技术四个方向的研究,研发基于前瞻科学认识和创新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的解决方案的前沿技术;通过全方位开展学术交流平台搭建、人才培养与举荐、科技咨询与服务等工作,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我国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贡献绿色智慧方案。

实验室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由环境领域国际顶尖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最高学术指导机构,实验室主任为郝吉明院士。团队人员总数40人,其中,院士1人,3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通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将在新兴有机污染物控制、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大数据在线监管、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等方向取得多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科研条件达到国内领先,并拥有一支专业结构齐全、学科交叉互补、年龄结构合理、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学术团队,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前沿技术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参加)

   

“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11月11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由东北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共同建设。于2010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验收,正式挂牌运行。

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发展生态化工业的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生态化工业发展模式,开发生态化工艺及其关键链接技术,建立生态工业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为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实验室在区域经济系统和典型元素的代谢分析、典型工业系统的产业共生模式与共生机制、典型工业系统的复杂特征、演进规律及其动力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的成果。

 


大气颗粒物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参加)

   

“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清华大学共建,开展大气颗粒物监测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为首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5月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并于2018年顺利通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三年复评审。

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以大气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围绕环境空气及污染源等,研究并解决颗粒物及其主要前体物监测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依靠手工监测、自动监测、遥感监测及数据信息化处理等现代监测分析方法和手段,重点研究颗粒物的环境和污染源采样、质量浓度及化学组分理化特性分析、来源解析技术、遥感解译和预测预报等五类重点技术,开展相关技术在大气颗粒物排放控制绩效评估、来源解析、成因机理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应用;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京津冀地区大气颗粒物物理、化学组成特征及其迁移变化规律,推动颗粒物监测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进程。

重点实验室自2015年成立以来,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87篇,其中sci14篇,形成专著2本,申请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90项,外观专利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7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授权15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外观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6项。2020年,重点实验室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专利授权2项。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参加)

   

清华大学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2015年5月经北京市科委批准成立的。室内空气质量重点实验室立足于国际室内空气科学前沿和北京市发展需求,利用清华大学的建筑、环境和医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在大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室内污染源散发特性、室内空气污染暴露与健康风险、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方面开展研究,为政府决策、标准制定、行业监管和产品升级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营养“健康、舒适、节能”的北京市人居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室内空气质量重点实验室依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详)》、《清华大学科研机构管理规定》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科研机构经费管理办法》设置开放课题,经学术委员会讨论批准,同意对11项开放课题进行资助。

2020年实验室发挥了建筑、环境、医学学科交叉的作用,及时应对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等引发的室内空气质量领域新挑战,承担了多项科技部和基金委新冠防控研究项目,部分成果在雷神山、火神山、金银潭医院和一批方舱医院等重点诊疗空间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同时,实验室针对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问题,从室内空气环境人因学、室内外关联、污染源特性、空气净化、综合控制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深入,为解决室内环境“老大难”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实验室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促进了国家、北京市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发展。




   

自主设立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在国家环保局与我校联合建立的环境工程设计院的基础上,经1998-1999学年度第13次校务会议批准,于1999年4月成立。它的成立是为了适应21世纪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加强我校环境学科群建设,利用我校学科综合优势,促成跨学科、综合性的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实验基地建设。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作为学校首批建立的跨系研究院之一,是高校科研改革的一项举措和尝试。研究院采用虚体院的运行机制和机构设置,研究院设管理委员会,正、副院长和学术委员会。建立院务会议制度。由学校按实际编制设置岗位发放津贴。办公地点设在环境楼,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协助办理研究院有关人事、财务等行政事务。研究院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为主体,包括核能技术设计院、化工系、热能工程系和汽车工程系等多个系(所)的相关研究所或研究室,以及“水污染控制设备质量检验中心”、“亚洲太平洋地区危险废物管理与培训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等研究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秉承成立宗旨,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在所承担的“985”一期建设期间,建成环境领域的综合学科群;将高新技术与环境技术结合,提升学科了的整体创新水平;大力发展环境管理战略研究,为我国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多项科学依据;从单一的工艺末端污染控制发展成为工艺全程控制,开展大量有关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国际合作;污染控制与治理研究的范围得到拓展,从传统点源污染治理发展到线源和面源污染控制领域。

研究院积极开展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先后组织了“中英环境科学与工程研讨会”,“中美经济、能源与环境研讨会”,“中芬环境与森林研讨会”,“清华大学—京都大学第二届能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等。在中国教育部的支持下,与京都大学共同申请了日本学术振兴会的“core university program”,双方牵头合作开展为期十年的“城市环境”项目。中方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七所院校,日方包括近三十所大学,合作涉及水资源及利用,水资源控制、酸雨控制,污染预防技术的创新、固体废物管理,再循环系统的建立、城市环境综合管理系统及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等诸多领域。

 


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中心是2001年《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签署之年,经学校自主批建的校级科研机构,研究中心主任为环境学院余刚教授。中心以环境学院为依托,与化学系和法学院等单位共建,是国内率先成立的化学品环境公约研究机构,也是之后成立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持续技术支撑我国的pops履约工作。

研究中心以新兴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污染源减排、废物安全处置和履约决策支持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多学科交叉地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前瞻性高技术开发和战略性决策咨询。自成立以来,中心承担了大量科技部、生态环境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中国工程院等新兴污染物方面的课题,此外还承担了多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欧盟、日本等国际合作项目,累计到款近20,000万元。截止目前中心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包括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目前累计培养优秀人才超过100人,中心核心研究团队于2012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6年至今,中心每年主办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全国化学品环境安全研讨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5届。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已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国内领先的新兴污染物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清华大学自主批建的校级科研机构,2021年入选校级智库机构。中心主要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服务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求,在环境系统分析与区域战略环境评价、“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咨询和研究工作,为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集团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和科技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中心成立以来,承担了50余项生态环境部和各级地方政府委托的重大政策咨询和研究课题项目,主持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环渤海、西部大开发、中部城镇群等重大战略区域环境评价和雄安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贵安新区、滨海新区等国家级新区规划环评或环境规划咨询课题等,有效支撑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是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十三五”环评管理改革和战略环境评价参与综合决策研究课题承担单位,完成了战略环评参与“多规合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核查和空间规划的环境管控机制等系列研究课题,并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专题研究任务。“十三五”以来,中心主持完成了全国第一个地级市战略环评(连云港市)和城市“三线一单”编制项目试点,全过程参与了“三线一单”技术指南、编制要点和成果应用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和技术规范编制,是生态环境部“三线一单”技术专家组成员单位和对口指导单位,牵头完成了河北省“三线一单”编制和白洋淀流域、雄安新区“三线一单”等省级和重点地区“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是国内战略环境评价和“三线一单”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团队之一。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2项,累积发表区域战略环境评价、规划环评和“三线一单”领域相关专著10余项,各类期刊论文50余篇,软件著作权10余项。

 


清华大学亚太水安全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亚太水安全研究中心于2011年3月成立,研究中心主要开展水安全领域的知识创新、能力建设和决策支持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区域水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开展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评估技术研究,以及水资源与能源及其他资源耦合关系评估技术研究;区域水安全管理政策研究:梳理和研究我国及典型区域的水安全管理政策,开展亚太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安全管理政策国别研究,系统总结水安全管理的最佳实践案例和经验,为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企业等部门的水安全相关决策提供支持;区域水安全管理能力建设: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特别是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组织和机构合作与交流,形成调动区域水安全相关智力和知识资源的能力,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和青年学生的培训和交流项目,促进区域水安全管理经验共享和能力建设。

研究中心加强了我国与亚太地区国家在水安全研究领域的联系和合作,在联合研究、知识共享、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自2017年7月起,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东盟中心”)正式委托亚太水中心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水环境安全领域相关工作,以增强东盟中心支撑我国开展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技术力量。中心开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环境状况及其管理政策的国别研究、东盟十国水污染防治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等,组织或协助组织了多次“一带一路”倡议下环境保护与管理研修班。亚太水中心的相关工作为我国水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也为我国在水环境领域开展对外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项目提供依据。同时,基于这些工作,亚太水中心在水环境安全领域面向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水环境管理经验,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区域水安全知识创新与共享平台的作用。

清华大学亚太水安全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供水安全、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水系统分析、水政策和管理等研究方向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特别通过与亚太地区的密切联系,推动了我国水安全理念、技术和经验的“走出去”。本期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委托建设清华大学亚太水安全研究中心,进一步发挥了我校在水安全技术和管理领域的学科积累,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促进环境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中“通过学位教育和联合培养、短期进修等方式,加大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环境领域领军人才的力度”、“扩大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增大国际上‘话语权’”等任务的完成。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2016年4月16日,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中心是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人文学院、低碳能源实验室等共同发起的交叉学科科研机构。研究中心主任由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担任,执行主任由人文学院教授卢风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担任,副主席由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担任。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等20名资深专家担任顾问委员会委员。研究中心将广泛联合工科、理科和文科的一批学者进行深度合作,建构完整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探讨生态文明的建设途径,力争推动清华大学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高校智库,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环境与健康传感技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环境与健康传感技术研究中心建于2015年4月。中心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医学院、化学系、精密仪器系和微电子研究所等相关院系的优势,发展用于环境质量及安全风险领域检测的先进传感器技术,服务于我国保障环境安全与民众健康检测的迫切需求,并通过持续努力,发展成为在环境与健康检测传感技术研发领域有影响力的研究中心。从校内的学科交叉中心向国际化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拓展,通过引进吸收国际该领域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手段使中心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心的研究团队已经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瑞典、荷兰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southampton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james s. wilkinson教授的团队在新型光学传感器方面开展合作研究、与英国glasgow大学生物电子与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jonathan m. cooper教授的团队开展生物微流控技术的合作研究,与美国illinois(uiuc)大学化学系lu yi教授的团队开展生物功能基因的筛选与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合作研究,与瑞典lund大学纯与应用化学系bin xie教授的团队开展酶热分析技术的合作研究,与加拿大alberta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tong yu教授的团队开展环境界面微观检测技术的合作研究。

中心研制出用于水环境微量污染物检测的在线式、便携式和实验室台式生物传感器,并形成了系列化仪器。依托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平台实现成果转化,形成50台/年的产能,在我国重点流域的水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应用示范。此类仪器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商品化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在国内外环境监测仪器市场上形成优势产品。中心的运行保证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水中有毒污染物多指标快速检测仪器”(2012yq030111)的顺利开展,该项目于2021年1月通过了科技部支持的项目综合验收。研究成果受到验收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于2017年1月正式成立,是依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建立的开放型校级学术研究机构。中心面向国际本领域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从基础科学到实际应用全链条创新的协同互动,以水质与水生态关系及调控、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水污染控制的绿色过程为主要研究方向,将水质、水环境、水生态过程与机制进行深度融合,力争不断取得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的系统科技成果。

中心现有人员70余名,其中事业编制人员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专长互补、具备开展全链条创新实力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中心学术骨干主持了国家973、863、重点研发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际合作等国家级重要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了400余篇论文,获授权100余件国内外发明专利,获得5项国家奖、多项省部级奖、发明专利奖、国际奖、何梁何利奖等科技奖励。在水中砷、氟、藻、有机物、重金属去除和污染控制、电化学净水与同步产能、高浓度废液及污泥处置与资源化、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拥有专利技术并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应用;主持和完成了多项重大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具有解决系列工程难题和承担大型生态环境规划的丰富经验和雄厚实力,在国内外本领域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联合共建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丰田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丰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23日,是由清华大学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共同设立的研究机构。中心依托环境学院,致力于开展环境科学、能源、材料科学以及车辆安全技术等领域的共同研究,旨在为实现“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富裕社会”做出贡献。

作为清华大学首个校级校企联合研究机构,中心运行平稳,管理规范。中心成立15年以来,围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累计收入科研经费总额10588万元,启动科研项目近13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完成研究报告120余部。多项研究成果投入实际应用,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北京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废水处理技术为丰田工厂废水处理提出了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的解决方案;能源、汽车安全、材料的研究成果也均在各自领域内处于前沿水平,申请了多项专利。多名本科生、研究生通过实际参与丰田项目的研究,学习到宝贵的国际项目合作交流经验,并顺利获得学位或继续深造的机会。

近年来,中心持续聚焦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探索和培育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中心所支持的研究领域从最初的环境科学、能源、车辆安全和材料科学4个领域逐步扩展到包含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拟、社会工学和材料基因学等在内的多个领域。中心的合作院系也由环境学院、能动系、车辆学院和材料学院4个院系扩大到包括土木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和物理系等在内的多个院系。除每年启动6-8个常规的正式研究项目外,中心自2016年起每年另行投入20万美元,以校内公开征集课题的形式,资助1-2个由青年教师承担的具有前沿性和独创性的探索类研究项目。在此背景下,中心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团队有了长足的发展,多次被评为我校校企合作的典范,受到清华大学与丰田公司双方高层领导的一致好评。

 


清华大学-江苏盐城环科城烟气污染减排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盐城环科城烟气污染减排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8日,联合研究中心采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建设模式,依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研究能力,结合盐城环保科技城大气产业园的产业化能力,将研究中心的成果在产业园区小试、中试和孵化,最终实现产业化,构建现代环保产业创新体系。

联合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针对我国电力、冶金、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pm2.5、nox、vocs、nh3、sox、重金属等大气多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迫切需求,重点突破工业源燃煤烟气污染物深度净化的一些科学与技术难题,解决“高温高尘”scr存在的催化剂堵塞、中毒和寿命短的共性问题,研发中高温(200-450 ℃)烟气脱硝关键技术及废旧催化剂再生资源化利用技术,建立废气治理的“关键技术-工艺装备-产业引领”技术研发创新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江苏省乃至国内环保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围绕联合研究中心建设目标,重点针对钢铁、焦化及建材行业燃烧尾气排放控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当前非电行业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任务,团队研制了中高温烟气脱硝除汞及二噁英双功能催化剂制备技术,并在盐城环保科技城实现工业化。建成了全尺寸scr脱硝催化剂评价系统、除尘脱硝一体化多功能材料、活性炭脱硫脱硝性能评价系统。建成中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中试生产线一条,年产能3000m3,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焦化、冶金、石化、建材、耐材等行业,为承担的大气研发重点专项工程示范提供催化剂产品。建成vocs氧化催化剂和高孔脱硝催化剂中试生产线1条(年产500m3),目前已在多个行业实现工程示范。先后对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开展了深度治理示范工程,实现了这些行业的超低排放,为非电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提供了关键的科技支撑,同时为河南郑州、安阳、山东济宁的“一厂一策”工业烟气深度治理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与综合服务,已成为国家烟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科技支撑团队。

 


清华大学-昆明滇池高原湖泊联合研究中心

   

2016年7月16 日,清华大学与昆明市政府环境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昆明市举行。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市长王喜良,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等出席仪式。薛其坤副校长与王喜良市长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根据双方合作协议,2018年5月16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与昆明市政府共建的“清华大学—昆明滇池高原湖泊联合研究中心”,执行期5年。

联合研究中心围绕滇池蓝藻发生机理、富营养化治理关键成套技术、中长期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及战略对策等开展持续、深入、系统与创新性研究,充分发挥中心在滇池污染治理、蓝藻水华防控等方面的科技研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作用与功能,为滇池治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逐渐形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基地,为科学治理滇池污染宏观决策提供科技支撑。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滇池治理“三年攻坚”、昆明市高度关注和急需解决滇池污染防控与管理问题开展立项研究。截止2020年底,先后启动8个项目,全部列为“三年攻坚”、滇池治理重点和“长江驻点”项目,一验收3个项目。撰写项目阶段进展报告5份,上报昆明市政府各类建议专报5份,得到昆明市委程连元书记等领导的批示和政府采纳。为助力昆明市深入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各项工作,破解滇池治理难题、提升滇池保护治理水平、开展科技攻关、培养相应领域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本农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机物降解与资源化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2020年1月,北京本农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本着友好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双赢”的原则,在有机污染物治理及有机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生物技术领域,充分利用清华大学高层次、研究型复合人才优势及已有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成果,结合北京本农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环境治理领域领先的技术、市场、资合优势,联合成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本农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机污染降解与资源化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联合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有机污染修复方面,针对芳烃、多环芳烃等主要污染物,开展高效降解微生物菌株的分离、筛选、功能研究,及复合菌剂的研发,并进一步开发基于微生物强化的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成套工艺与技术;在餐厨废物资源方面,基于微生物代谢途径定向调控技术,开发有机废弃碳源合成高值产品(生物可降解塑料等等)的微生物菌种资源,研发复合微生物菌群开放式连续发酵等前沿技术工艺与成套设备,对废物资源化工艺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与工艺流程优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理技术及产品。

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取得一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在原有三段式工艺上进行了探究和改进,形成了一套可行的利用餐厨废物资源化工艺,并提供了配套参数;同步实现废水直接纳管、废渣回收产酸的减缓二次污染的目标;在该工艺下提取的可降解塑料产品进行表征和测试,得到的样品纯度高、无杂质和结晶性能好,其材料物理性能与市面上纯菌合成的性能相似;提出了对整套工艺的评价方法并对工艺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其较高的可降解塑料生产能力是该工艺的优势之一。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溯源与管控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溯源与管控联合研究中心于2020年4月成立,2020年7月举行揭牌仪式暨第一届管委会会议。该中心的使命是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着力打造清华-中节能环境质量监测、溯源与管控决策支持技术的国际一流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力争成为环境大数据分析、模拟和优化决策技术的思想领袖和高端智库,为政府与企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政策咨询和战略建议,为国家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联合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一是合作开展新型、智能化环境监测传感器研发与功能拓展,研制便携、快速、适应复杂场景的新型环境监测新装备和新传感器;二是合作开展服务于政府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科学决策的环保大数据价值挖掘分析,研究环境污染的溯源和成因分析等辅助决策产品,以及服务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环境精准治理及相关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城市环境绿色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城市环境绿色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于从2020年11月成立。中心致力于研究水处理领域和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在水处理方向,以新型纳米絮凝剂为基础,研究新型纳米絮凝剂如何应用到雨水溢流污染控制中,然后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应用规模,后续将开发基于加载快速沉淀分离的溢流污染控制系列技术和产品;在固体废物处理方向,开创性的提出在中小城市进行有机固废“收集-处理-利用三级网络”构建技术研究,中心结合京津冀区域有机固废的污染特点,深入研究中小城市畜禽粪便、餐厨垃圾、污泥、秸秆、人粪便等多种有机废物的协同干式厌氧处理技术,开发服务于中小城市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提供有机废物的综合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的解决方案;在固体废物处理方向,基于生物质热解技术,对分布式气-热-炭-电多联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有效解决生物质等有机固废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能达到生物质等有机固废资源化、能源化转变的目的,有效缓解中小城市供暖、燃气、用电等的压力。为了大力推动中小城市环境发展,中心旨在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致力于解决中小城市日益严重的雨水溢流污染、有机固废、生物质等跨学科/跨领域环境难题,同时变“废”为“宝”,实现有机固废和生物质的资源化、能源化转变,从而满足中小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生态建设的发展需求。




   

环境学院校地合作平台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苏州环境院”)是清华大学主办、在苏州高新区登记注册的自收自支、科研性质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苏州环境院致力于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环境学科发展和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的三者统一,主要从事环境类科技创新活动,为清华大学“建设国际一流环境学科”发展战略打造助力。

该研究院面向全国共性环境科技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建设环境科技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以及环境决策咨询平台。设有环境风险与应急研究中心、绿色发展中心、环境大数据科学中心和绿色保险中心等9大交叉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为污染防治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污染场地修复等领域相关环境技术研发提供平台支撑。苏州环境院专职科研人员为独立招聘,部分研发团队负责人由环境学院现有教师兼任,环境学院本部没有专职老师在苏州环境院开展工作。研究院已组建近400人的科研、产业和管理队伍,人员结构日趋完整;引进23支高水平研发团队,1支院士团队,逐步构建了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管理政策-智慧环境技术的环境领域全链条技术体系。

苏州市人民政府及当地有关部门为研究院的建设运行和科学研究活动提供办公、实验与中试场所,总面积42000㎡。

苏州环境院由苏州市政府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提供建设及运营资金,每年6000万资助5年,总计3亿元。

 


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盐城)

   

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盐城)是清华大学在校外建设的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围绕改善空气质量和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构建烟气多污染物治理技术与装备工程化研究的创新平台,为推动我国烟气多污染物控制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创新研发平台和技术支撑。

该实验室针对我国烟气污染物排放强度高、总量大,深度减排技术薄弱等问题,围绕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烟气多污染物治理技术水平的迫切需求,建设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烟气中细颗粒物高效捕集、硫氧化物减排与资源化、氮氧化物减排与资源化、重金属减排及资源化、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及资源化、烟气多污染物脱除工艺集成及优化、烟气多污染物分析测试与大数据等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研究。

该实验室专职科研人员为独立招聘,部分领衔专家及学术带头人由清华大学现有教师兼任,环境学院本部有一位教师在盐城专职推进工作。实验室目前已招聘包括材料、环境、化学、工程技术等各类聘用人员38人,社会各界合作共建人员103名。

江苏盐城环科城为实验室提供实验、办公场所,总建筑面积3.5万㎡;实验设备260台/套,主体在江苏盐城环科城,部分在环境学院本部。

实验室建设经费由国家发改委和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共同资助,自2016年11月以来国拨经费总计2000万元用于购置设备,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支持经费累计约2.3亿元用于设备购置和实验室建设;目前运营费用来源于实验室多元化服务收入。

 


空地一体化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北京“环境脑工程”)

   

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位于北京市怀柔科学城东部,为科学城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之一,由清华大学、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双主体”共同推进。项目总投资4.87亿元,总建筑面积3.33万平米,主要新建综合实验楼、环境模拟工房和跨介质环境模拟公园等。将通过多学科交叉、多尺度感知、多维度模拟、多元化响应,建设包括空地一体环境感知、环境样品与信息中心、环境模拟与智能响应三大系统的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创新平台。

构建区域型网格化地基感知和大尺度跨介质天基感知集成系统,实时感知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多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空间分布、源汇关系、迁移转化及其生态响应的状态变化,支持定量化的污染物跨介质过程机理及追因溯源研究;汇集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多源数据,逐步累积跨年际、全要素的环境样品指纹库,形成跨越历史、现状和未来全时间轴,覆盖数据、文档、视频、环境样品等多载体的环境信息存储管理与交互共享系统;揭示跨介质复合污染过程及机理,验证和完善跨介质环境数值模拟系统,实现对跨介质复合污染微界面、生态和健康效应以及环境治理措施成效的集成模拟和智能响应。

平台自2018年启动,2020年8月取得市发改委可研批复,当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5月主体结构封顶,2022年5月建安工程竣工验收,2023年10月正式建成投运。

 


深圳高等环境研究中心(筹建中)

   

深圳高等环境研究中心正在筹建,定位为国内领先的高水平环境科研创新平台,研究中心以“基础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孵化-决策支持”的创新链为支撑,聚焦环境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着力解决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治理及绿色创新示范的应用研发需求。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领域颠覆性技术的应用示范、成果转化和产业带动;环境学科“种子”和原创技术研发;绿色发展战略研究和环境管理政策创新等。具体拟设生态环境治理、环境ai感知、未来环境探索、海洋环境保护、环境信息与大数据、绿色发展战略和前瞻性基础研究等方向,搭建中试验证和环境产业孵化平台。高等环境院的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的业务范围为开展环境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决策咨询、产业服务与学术交流。

目前依托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已有教师团队14人,与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统筹规划环境生态学科建设,对优秀人才实施双聘。实施社会化用人制度,面向社会独立招聘。研究中心建成后部分领衔专家及学术带头人由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现有教师兼任。拟以院士和杰出科学家为核心从海内外引进高端人才,以工程应用和技术转化为主建立创新团队,形成产业化和项目人员梯队,培养创业领军人才。

建设运行经费拟按照分步走、多渠道原则进行筹集。通过产业转化、社会资本、横向经费及争取国家和省课题支持等多种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运行初期以政府支持为主,正式运行后,经费来源除市政府研究支持外,还可以申请国家和省部委竞争性经费,并鼓励采用知识产权授权、技术转移、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支持研究中心发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