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常州日报
记者 沈向阳
图为卜城教授在寓所接受记者采访。
卜城教授在寓所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清华大学北门附近,一座充满绿意的安静小区里,当本报记者第一次见到卜城教授时,甚至不敢确信眼前这位朴实和善的老人,居然是清华园的资深教授。
74岁的卜城教授,曾担任过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系 (现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虽然他现在已经退休了,但仍在我国环境工程研究与实践的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环境育人,美好的环境可以催化美好的心灵。”卜城老人感慨地告诉家乡记者,“母校金坛县中的教育环境对我影响极大,那里的六年学习生涯,让我此生受益。”
金坛县中,让他深感“师德润心”的含义
1938年11月,卜城出生在金坛县社头镇的东周村。在这个位于金坛溧阳交界的小村落里,卜城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简陋的乡村学校接受了启蒙教育。
1953年,当得知卜城考取了金坛县中的初中部时,东周村上顿时欢腾起来。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江南名校,金坛县中的招生考试是严苛而不留情面的:3000多人报考,只招区区3个班。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令人咂舌了。
卜城记得,考取金坛县中那年,恰逢江南大旱,不仅田地里一片龟裂,连门前的水塘都见了底。在一个几乎“绝收”的夏收时节,学费自然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最后,是卜城的“寄爹”(干爸)出面,向亲友借了15元,为这位“新科秀才”置办了去县城念书的一切。
窘迫的家境并没有让卜城沮丧懊恼,反而让这少年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而当时的金坛县中,无论教学质量还是师风师德都是声名远播的。这所中学的许多老师,一九四九年前就在沪宁线上很有名气,有的甚至是从高校转行来做中学教育的。
卜城初三的班主任高允升先生,曾经是西南联大附中的名师。抗战时在昆明,华罗庚与闻一多等联大教授常去高家“打牙祭”,抗战胜利后,高老师回到金坛为家乡教育服务。在高老师班里,卜城深深感受到了“师者如父”,“他真就像学生的严父、慈父,学习上对你抓得一步不松,生活上对你照顾得无微不至。”回忆到这一节,卜城教授唏嘘不已,“做学生的,一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遇到这样的良师啊!”初中快毕业时,卜城考虑到家庭状况,打算报考中专、技校类学校,想早点参加工作能够减轻家庭经济压力。高老师着急了,三番五次找他谈心,从“个人发展、祖国需要”等各个角度,力劝他去读高中。
1956年,卜城又如愿考取了金坛县中的高中部。当时的金坛县中,是“江苏中学教育战线一面红旗”“全国文教先进单位”,而校长胡庚先生,则是“全国文教先进个人”。盛名之下,甚至吸引了许多周边兄弟县的学生来报考这所名校。
尖子如云,高中三年的学习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卜城丝毫也不敢懈怠,除了吃饭、睡觉、锻炼,没有一刻不是在埋头苦学。“那时候,老师们不挟一点儿私念、不存一丝偏心,没有所谓‘差生’、‘优等生’的概念,他们把每个学生都当作必须去悉心照看的孩子。”卜城说,无论是当时在省内外已经很知名的储拔老师,还是著名教育家吕凤子先生的公子吕去痴老师,“几乎每个晚自习都呆在教室里,陪伴在同学们身边”,随时接受学生求教。
“那种教育环境带给我们的记忆,让我们知道‘教育应该是善良而正直的’,师德润心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清华园里遇名师,毕业作业是“真刀实枪”
参加完1959年高考,卜城不知道自己应该填报哪所高校。
当时的金坛县中办在一座土地庙的旧址上,他和同学们经常会见识到庙里那位老木匠奇巧的木工手艺,这似乎让他得到了启发:他打算报南京工学院的土木系。
班主任杨祖麟老师急了:“你个傻小子,按照你平时的学习状况,你可以报同济、交大甚至清华啊,干吗不闯一闯?!”懵懵懂懂的卜城果真就填报了清华大学。发榜那天,卜城正在隔壁的东浦村上走亲戚,老远就听到邮递员的声音:“卜城,清华大学土木系。”
从没离开过江南一天的卜城,就此北上,来到了首都。“这一来,就是几十年。”
在清华园,卜城有幸受教于我国环境工程学科的奠基人陶葆楷教授等一大批名师。“我到现在还记得,陶先生上课时总是笑眯眯地看着讲台下,似乎在耐心看我们听懂了没有。”
卜城告诉记者,上世纪30年代初,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的陶葆楷教授,年仅25岁就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目前在给排水工程中通用的很多中文名词,有不少就是陶葆楷当时提出来的。
“作为我国卫生工程、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培育的几代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给水排水专业和环境工程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卜城至今清晰记得陶先生师德风范的点点滴滴。
在诸如陶葆楷、李国鼎这些名教授门下,卜城如饥似渴攻读着每一门课业。寒窗数年,卜城甚至不曾有暇仔细游历身边的京城景致。当时,主管教育的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提出了“长学制”的意见,卜城他们的学制变成了六年。
六年级毕业时,学教交给的毕业设计是“真刀实枪”的:承揽首都环境治理中的一个具体项目。1965年,卜城交完毕业作业后,离开清华园,奉派去绵阳,参与“三线建设”。
学以致用是正道
1966年,正当卜城在四川为“三线建设”出力流汗的辰光,“文革”的硝烟最先在清华园弥漫开,“那厢已是一片翻天覆地的喧闹景象,我们还在绵阳的工地上修水坡、带着民工不分昼夜在干活。”
次年,卜城接到学校通知,“必须回校参加‘文化大革命’!”回到北京,卜城的心却还在工地上。1969年,卜城再次回到四川,在坪坝上找水、打井、修管道,“那一片全是砂岩,艰难程度你可以想象。”卜城的劳动没有白费,他们的“战果”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肯定。
正在这时,北京市交给清华大学一个任务:参与治理北京万泉河。全长8公里多的万泉河,发源于海淀玉泉山,中途流经海淀公园、稻香园、圆明园等名胜和北大、清华,最终汇入北京清河。万泉河历史上曾是万泉汇流、稻花飘香、芙蓉绽放。对于圆明园遗址公园、北大的未名湖和清华近春园的河塘来说,万泉河曾是它们唯一的补给源。但那时,它已是淤泥满塞、河水枯竭、黑臭难闻。
人们想到了正在四川干这行的卜城。一纸通知,卜城于1973年回到了清华。“当时给了我一个班的学生,搞‘开门办学’。”回到清华的卜城,一头就扎到了工作里。
那一阶段,卜城和他的学生们成为一支“治污突击队”,参与了首都许多重大污水治理工程,以保证北京水源的洁净。业内人士说,“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治污队伍了。”
“文革”结束后,卜城在环境治理教学与实践中大展身手。为人师的卜城,自幼深受师德熏染,自然更懂得如何去“春风化雨育人才”。卜城的学生,鞍钢副总经理王明仁回忆说,一直记得卜城教授语重心长的教诲:“上大学不仅是学知识,还有一个培养能力的问题,否则口袋里的知识就是越吃越少的面包。”老师一席话给了他很大的启示。
在教学中,卜城总是这样告诫自己的弟子们,“学好功课,打好理论基础,一定要重视实践环节,学以致用。”
一直到1995年,卜城担任了环境系的党委书记,才暂时告别教研第一线。但即便如此,卜城仍未放弃自己钟爱的环境治理事业,在国家“七五”“八五”技术攻关项目中,他仍然勇挑了许多有关“城市污水回收利用”项目的重担,并相继获得诸多“国字号”奖项。而他主持的辽河油田、太原石化等重大工程的“环境治理与利用”项目,不仅在科研技术上是首创,更为国家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项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甚至在他年过六旬之后,他还远去非洲两年,参与指导了我国政府援助坦桑尼亚的水工程项目。
“立志报国为民,做实事,少图虚名。”在我们告别时,卜城教授这位“老派清华学人”用如此干净明了的几句话,寄语家乡后学。
人物简介
卜城,清华大学教授,我国知名环境工程教育家。
1938年11月生于金坛县社头东周村;1959年毕业于金坛县中(今华罗庚中学);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留校任教;历任系团委书记、党委书记;曾在国家“七五”“八五”攻关项目中获得多个重大奖项,主持或参与了我国诸多重大环境治理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