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21年12月13日电(通讯员 周景华)12月10日-11日,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1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各分室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分室承办。
实验室主任黄霞教授主持开幕式。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甄树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技处处长严岩、北京大学科研部基地办主任王纬超、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处处长窦非先后代表依托单位致辞。他们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后,实验室的角色要进行转变,要以国家科技战略力量为目标,调整发展定位,充分凝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优势方向,成为国家未来发展中的支撑力量,充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体现承担国家重大研究任务的能力,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研究制定重要指南等。他们表示,依托单位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实验室的工作,希望实验室顺利完成重组,在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实验室主任黄霞教授发言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以“协同减污降碳 建设美丽中国”为题作前瞻性报告,从统筹推进减污降碳、达标达峰协同增效两大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从目标协同、空间协同、对象协同、措施协同、政策协同、平台协同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英国国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关大博以“全球面向碳中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作前瞻性报告,在详细介绍ceads技术数据库构建基础上,从多尺度分析了碳达峰和能源转型的相关问题,指出发展中国家及一些欠发达国家可能会成为未来全球减排重要的潜在压力源或者风险源。
王金南作前瞻性报告
关大博作前瞻性报告
黄霞在主任报告中简要回顾了2021年实验室在科研奖励、科研进展、人才培养、开放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她指出,实验室面临国重重组这一重大调整机遇,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机制的优势,进一步凝练现有方向,调整到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定位上。
周小红、段雷、胡承志、吴志军和张力小等就“环境监测与模拟”“污染物迁移转化及环境效应”“水质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生态过程与管理”等五个研究方向分别汇报了本年度研究进展和下一步规划。陆克定、刘欢、张昱、唐文忠等分别作2020年度联合基金中期报告,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
本次年会还评出了实验室2021年度贡献奖,曾立民、刘耕源、楚碧武和李瑞瑞获此殊荣。黄霞向获奖人员颁发了获奖证书。
年度贡献奖颁奖
参会人员合影